“文化+”开启深圳模式

2015年10月12日

 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,深圳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,用深圳人自己的话说,前三十年是积累财富的三十年,如今,就是如何利用这些财富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
  最近五年,文化产业无疑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,在这里,深圳的经验,或许可以给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一定的启发。

  四大优势成就“文化+”模式

  五年前,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浪潮刚刚兴起,深圳根据自身的区域产业特点确立了“文化+科技”“文化+创意”“文化+金融”“文化+旅游”等的发展模式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原有的高新技术、产品加工、创意设计等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。如今,文化产业的“深圳模式”已经日臻成熟。

  据统计,2014年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实现1560亿元,占全市GDP9.8%,同比增长约15%。连续五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。

  深圳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先天的优势。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,深圳具有得天独厚的“区位优势”。“位于珠三角地区,毗邻港澳连接海外。深圳的交流合作,特别是连接海外的能力非常强。融合发展、包容交流的氛围,让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在深圳形成一种态势。”他说。

  同时,在充分的市场经济环境下,深圳的任何新兴产业都能得到迅猛发展。叶建强口中的“市场优势”,就是深圳在完全遵照市场规律前提下,为近些年的新兴文化产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,让深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创意设计之都。

  此外,深圳还拥有“人才优势”。这是座移民城市,各行各业人才的涌入,成为这里创新产业的核心软实力。

  “目前,从数据上讲,带动深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是四大支柱产业:高新技术、金融、物流、文化产业。这些支柱产业,恰恰是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很好基础。”这是深圳的“技术优势”。高新科技与文化的结合,产生了“文化+科技”的模式;金融行业与文化的结合,产生了“文化+金融”;传统物流与文化的结合,产生了“文化+贸易”的模式。由此看来,在深圳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。这几年深圳的文博会,包括从文博会延伸出来的各个分会展,提供了具有竞争力和活力的市场。

  “产业链+创新模式”

  深圳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,可以从近些年的“深圳文博会”中体现出来。据统计,2014年5月举办的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,总成交额达2324.9亿元。充分体现了文化产业在深圳的聚合力、竞争力和活力。

  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,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,经过几年的发展,深圳已经探索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圳模式。

  “深圳的政策环境,对文化产业发展十分有利。只要是新兴产业,政府就会大力支持。同时,深圳也有产业配套方面的优势,如在科技、服务、贸易方面的配套支持下,形成了上中下游十分完善的文化产业链。”

  此外,近些年,针对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战略部署,深圳正在建立以“金融资本与文化贸易对接”的方式,破解文化产业融资难题。比如,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,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;鼓励上市融资、私募基金融资;联合保险资金、风险资金和银行机构,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;设立国家级“文交所”等等。

  “艺术品投资”开启深圳模式

  来自深圳的E当代美术馆参加了今年9月举办的“2015艺术深圳”。尽管是一家新成立的民营美术馆,他们展示了一批重量级的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作品,让参观展会的观众眼前一亮。

  执行馆长张曦予告诉记者,仅在今年上半年,深圳就有五、六家新成立的当代艺术机构。“深圳的企业在前30多年中积累了大量财富,一旦进入一个新兴行业,资金不是问题,技术和人才也可以迅速引进。”她透露,由于近期股市、地产的下行,一些孵化期投资项目开始转向艺术品行业,预计未来两到三年,中国当代艺术或将再次迎来一轮高峰。

  近些年,一些深圳的地产企业加大对文创项目的投入,特别是一批民营、私营的当代美术馆、艺术机构的成立,为艺术行业提供了雄厚的资金,也为艺术品投资在深圳市场繁荣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。

  “市场不会一成不变,而是需要更多的活力、竞争力。”正是基于这个信念,叶建强认为,在深圳推广当代艺术恰逢时机。尽管,“在文化艺术的发展方面,深圳与"北上广"相比,仍有一定差距,特别是当代艺术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香港,他们办的各种类型的艺术博览会,有些比较成功,有些也在探索之中,他们的经验教训都值得借鉴。”

  今年12月,深圳文博会主办方还将举办另一场“1+n”模式下的工艺美术、创意设计产品的展示、交易博览会。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,如何将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香港的成功经验借鉴过来,发展成自己的行业特色,是摆在叶建强和他的团队面前的难题。

  “我相信文化是流通的。通过交流合作,实现文化的流通,文化产业要发展。文博会不单要做大,还要加强。”

来源(上海证券报) 作者(佚名)

泰和集团(www.chzash.com)